图片 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经济常识类)_足球app下载-足球app哪个好-官网手机版推荐*

足球app下载-足球app哪个好-官网手机版推荐*

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政治备考 > >

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经济常识类)

来源::未知 | 作者:足球app下载-足球app哪个好-官网手机版推荐* | 本文已影响
  内容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例解及12年备考策略
  政治高考计算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作为选拔性考试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运用和调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高考中政治学科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试题,将数学与政治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将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命题趋势,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B)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2=5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500亿元,因而1元纸币相当于一元货币的购买力。此题答案为B项。
  2.股票价格
  题例:小张于2003年9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北生药业股票2000股,每股票面金额16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5%的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为1.98%。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购买的2000股股票价格是(B)
  A、39600元 B、80808.08元 C、49500元 D、32000元
  【解析】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债券。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不同。股票票面金额仅仅代表为投资人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预期股息、银行利率、汇率等影响是变动的。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依据股票价格公式可计算出题中小张购买的2000股股票价格为:2000×(5%÷1.98%)×16元=80808.08元  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
  3.经济效益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
  题例: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下列选项中,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高的是(C)①年投资扩大一倍,年利润增加50% ②年投资与上年持平,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③年投资较上年下降50%,年利润不变 ④年投资扩大一倍,生产总值增加20%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或同样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来,经济效益就高;反之,生产同样多的商品和劳务,资源消耗多,经济效益就低。要注意的是人力、物力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越来越少,企业利润总量不断增加均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生产总值或企业利润减少的比率高于人力、物力消耗减少的比率,则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如果企业利润总量增加的速度低于生产总值增加的速度。此时经济效益不但没提高,反而降低。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节约了生产成本或用同样多的生产成本生产出了更多的生产总值,此时,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此题应选C。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4.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题例:某国一年社会总产值为1800亿美元,当年生产资料价值为1100亿美元,该国人口是1250万人,则该国人均国民收入和济济情况是(C)
  A、22000美元超发展国家 B、18000美元发达国家  C、5600美元中等国家 D、600美元发展中国家
  【解析】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称作社会总产品。用货币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该国人均国民收入=(1800亿美元-1100亿美元)÷1250万=5600美元。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收入这一指标,将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中收入国家(761美元~9360美元之间)、低收入国家(760美元以下)。其中高收入国家是发达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故应选C。
  5.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题例:李某把3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一年,到期时李某获得540元的税后利息。那么李某利息收入的来源是 (A)
  A、银行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 B、国家对储户的奖励  C、银行利润 D、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解析】如果对存款利息的来源和银行利润这两个知识的理解不到位的话,很容易误选C。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一般来说,银行必须盈利,因此银行的贷款利息始终高于存款利息,也就是说,储户的存款利息只能最终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利息。对银行而言,银行利润是不包括储户的存款利息的,恰恰相反,要把存款利息减去才对。可见,此题正确答案为A。
  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及例解
  6.银行利息=存(贷)款数×利率×时间
  题例: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1.98%,利息税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率不变。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D)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
  A、90元 B、79.2元 C、53.2元 D、43.2元
  【解析】按银行利息计算公式可知,在利息上调之前,张某的利息收入为:利息收入=(20000×1.98%)×1-(20000×1.98%)×1×20%=396=316.8(元)在利息上调后,张某的利息收入为:利息收入=(20000×2.25%)×1-(20000×2.25%)×1×20%=396=360(元)多得利息=360-316.8=43.2(元)。因此此题正确答案为D。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解析:
  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
  A.4000、0.25、购买力降低 B.2000、0.5、通货膨胀  C.2000、2、纸币升值 D.2000、0.5、购买力提高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三、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
  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及例解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例3. 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_______。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甲的年薪是劳动收入,即4+1=5万元。甲的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B。
  四、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
  有关股票的计算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结合例题,就两种常见的股票收益计算方法作简要分析。
  例4. 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万股,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发行价7.34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元,最高价17元,收盘价15.2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最高价把100股原始股全部卖掉,可以获利_______,总收入为 ________。
  A.966元 1700元 B.1200元 966元  C.48元 1200元 D.786元 48 元
  这一类主要计算股票收益。一定数量股票以一定价格(如: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等)卖出的获利情况,计算方法是:收益=(卖出价-发行价)×卖出数量。依据公式获利=(17-7.34)×100=966(元)。一定价格卖出后的总收入,应该是总收入=本钱+收益,即总收入=7.34×100+966=1700(元)。正确答案为A。
  2.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年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为
  A.12元 B.1200元 C.48元 D.4800元  。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
  3.如果每股票面金额7.34元不变,并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那么一年后,某人购买100股股票的价格是
  A.724元 B.1650元 C.1520元 D.881元。
  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解析:这一类题是计算股票价格。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股票价格的计算方法,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年利率,其中银行年利率是一定的。预期股息是计算的重点,预期股息材料一般以两种方式告知:一是直接告知,如解答第2题时,原材料直接告知"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可以直接套用公式,100股股票的价格=0.48/4%×100=1200(元),正确答案为B。二是间接告知,第3题中的"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就是间接告知。这样情况要分两步计算,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然后再套用公式算出结果。预期股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率,根据题设可知预期股息=7.34×4.8%,那么100股股票的价格=(7.34×4.8%)/4%×100≈881(元)。正确答案为D。
  五、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
  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分别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例5. 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A.去年投入资金200万元,获利140万元;今年投入资金300万元,获利160万元。B.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金减少1/2,利润总量减少1/3。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占用资金比以前增加10%,利润总量增加5%。D.资金增加10%,利润总量也增加10%。
  该题考查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资金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A项,资金利润率70%变为60%,经济效益下降。B项,利润减少的幅度低于资金减少的幅度,经济效益提高,应选。C项,利润增加的幅度低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下降。D项,利润增加的幅度等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不变。
  六、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问题
  题例:社会总产值就是把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总和。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
  例6. 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4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8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500亿元,企业利润为200亿元,该国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是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 5500亿元 B. 4700亿元 C.1500亿元 D. 700亿元
  解析: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从价值形态看就是净产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工人工资+企业利润+上缴税金,因此,该题中国民收入应是800+500+200=1500(亿元),应选C。
  七、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例7.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服装厂应付的款项共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格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445元(8500元乘以17%的增值税率)。这笔增值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格为15000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A.1105元 B.1445元 C.1200元 D.2550元
  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第一,找出增值额部分,即15000-8500=6500(元),然后用增值部分乘以税率,即650017%=1105(元);第二,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环节已纳税金,即1500017%-1445=110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A。
  八、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受雇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税率的问题,所谓税率是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记税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的是累进税率,即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增大,税额的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例8. 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 000元,则其个人所得税为_____
  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及例解
  A.385元 B.505元 C.480元 D.750元
  解析:首先确定应征税额:收入扣除费用。依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税额。所以该工程师的应税额为:5000-1600=3400元。其次明确税率(题中已经给出)。关键是分段计算: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及例解
  不超过500元部分:500×5%=25元  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1500×10%=150元  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1400×15%=210元
  累计税额:25+150+210=385元,这是该工程师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因此正确答案为A。
  九、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经济常识计算题公式及例解
  利息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它是根据利息率来计算的,一定时期存款或贷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息率×存(贷)款时间。
  例9. 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率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率不变。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
  A. 90元 B. 79.2元 C. 53.2元 D. 43.2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的设问。计算方法:20000×(2.25% - 1.98%)×(1-20%)=43.2(元)。
  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1. 全面夯实基础知识,构架学科框架,突出对学科思想、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应对高考命题千变万化的根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仅要对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巩固深化,更要注重树立学科思想,从学科的视角,构建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把握。
  2. 要注意对经济学常见的几种计算题的解题训练。如前所述,经济理论基础和数学知识的结合在2008年高考试题中已渐成趋势。因此,对于商品价值和价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甚至包括价格与汇率变化等更多因素之间的联系,都要深刻理解,并选择典型题例,强化训练。此外,对于经济效益与企业成本、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银行利润、存贷款利息等可能涉及的计算类题目也都要予以关注,分类训练。
  3. 要持续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以更广阔的视角复习备考。高考命题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国家意志,因此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对于考生的复习备考无疑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同时,高考命题又多选择微观材料切入,所谓"小切口、大背景",于细微处见精神,因此,敏锐判识现实生活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小问题、小事件,进而透视出其宏大的社会意义,也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备考能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杜绝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拘泥于一个个孤立试题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失之空泛,空而又空,从理论到理论,最终背离高考命题的趋势。
  4. 要进一步强化主观试题的解题训练,突出对学生扩散思维的能力考查要求。主观试题的解答历来是制约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所在。究其根本,大致不外乎这样两点,一是"看不懂",二是"不会说、说不好",前者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不足,后者体现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欠缺。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做好知识的储备,考生还应当适当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从理性高度提升解题能力。就发散思维而言,要注意体现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相互结合,明确应在怎样的限定范围内展开思维,按什么样的逻辑思路扩展思维,进而通过反复的解题训练,使考生在这一方面得以进步、提高。

足球app下载-足球app哪个好-官网手机版推荐*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